鱼白头白嘴病综合防治方案
鱼白头白嘴病是由黏球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危害夏花鱼苗和鱼种,尤其对草鱼、青鱼、鲢鱼、鳙鱼等常见淡水鱼类危害较为严重,流行于 5-7 月,发病快、死亡率高,是一种典型的暴发性疾病。
一、症状表现
(1)头部症状:病鱼的吻端至眼球一段的皮肤会失去正常颜色,变成乳白色,在水中乍一看好像鱼嘴涂了一层白色颜料,故得名 “白头白嘴病”。严重时,白色部位会出现糜烂,甚至露出骨骼。
(2)口部症状:口周围的皮肤也会发白,嘴唇肿胀,难以正常开合,影响鱼的摄食。有时还可见口部有絮状物附着,好像长了 “白毛”。
(3)其他症状:病鱼还会表现出离群独游、反应迟钝、游动缓慢等现象,体表可能伴有充血、鳞片脱落等症状,食欲明显减退,鱼体逐渐消瘦。
二、发病原因
(1)水质恶化: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过高,溶氧量不足,容易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为病原菌的滋生和感染创造条件。
(2)鱼体损伤: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鱼体受到机械损伤,或者被寄生虫寄生导致体表受伤,使细菌容易侵入鱼体引发疾病。
(3)密度过大:养殖密度过大,鱼群之间相互拥挤、摩擦,会造成鱼体应激反应增强,抵抗力下降,同时也会导致水体环境恶化加快,增加疾病传播的机会。
三、防治措施
(1)预防: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和使用水质改良剂;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鱼群过于拥挤;在苗种放养前,用 2%-3% 的食盐水对鱼体进行浸泡消毒。
(2)治疗: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如漂白粉等;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等抗生素制成药饵投喂,连续投喂 5-7 天,具体用量根据鱼的体重和病情按说明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