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肠炎病发病原因
鱼肠炎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如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等有害菌大量滋生,当鱼体免疫力下降或水环境恶化时,细菌易侵入肠道,在肠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损伤肠道组织,引发炎症。
(2)病毒感染:某些病毒会攻击鱼的免疫系统,使鱼体抵抗力降低,进而影响肠道正常功能,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诱发肠炎。
(3)寄生虫感染:绦虫、线虫、球虫等寄生虫寄生在鱼的肠道内,会损伤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出现创伤,使细菌更容易入侵,引起炎症反应。
二、水质问题
(1)水质恶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过高,会对鱼的肠道产生刺激和毒害作用,破坏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鱼体的免疫力,增加肠炎病的发病几率。
(2)溶氧不足:水中溶氧量低,鱼体处于缺氧状态,会影响其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使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从而容易引发肠炎。
三、饲养管理不当
(1)饲料问题:投喂变质、发霉的饲料,其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害鱼的肠道。此外,饲料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 C、维生素 K 等营养素,会影响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导致鱼易患肠炎。
(2)投喂不规律:过度投喂会使鱼的肠道负担过重,食物在肠道内不能及时消化,容易发酵变质,产生有害气体和物质,刺激肠道。而投喂过少则会使鱼处于饥饿状态,肠道蠕动紊乱,也会增加肠炎的发病风险。
四、鱼体自身因素
(1)体质差异:不同品种、不同个体的鱼,其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存在差异。体质较弱、生长不良的鱼,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引发肠炎病。
(2)应激反应:拉网、运输、水温骤变等应激因素,会使鱼体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肠道的免疫屏障功能下降,从而容易感染肠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