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白头白嘴病发病原因
鱼白头白嘴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原体因素
鱼白头白嘴病的主要病原体为黏球菌属细菌,这类细菌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中,当水体环境适宜时,细菌大量繁殖,其数量达到一定阈值后,就容易感染鱼体,引发疾病。比如在水温 25℃-30℃时,黏球菌的繁殖速度会明显加快,感染鱼体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二、鱼体自身因素
鱼体自身免疫力低下是引发白头白嘴病的内在因素。如果鱼在苗种阶段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会导致鱼体生长发育不良,体质较弱,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黏球菌的感染。此外,当鱼处于应激状态时,如受到惊吓、水温骤变等,鱼体的生理机能会发生紊乱,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为病原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
三、养殖环境因素
(1)水质问题:水质恶化是诱发鱼白头白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积累过多,pH 值偏离适宜范围,溶氧量不足等,都会使鱼体处于不良的生存环境中,削弱鱼的体质,同时有利于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2)底质问题:池塘底质中存在大量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若不及时清理,这些有机物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发酵,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使底质恶化,病原菌大量滋生,从底部向上污染水体,增加鱼感染疾病的风险。
(3)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大时,鱼群之间相互拥挤,活动空间受限,容易造成鱼体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导致鱼体受伤。而且高密度养殖还会使水体中的代谢废物增多,水质恶化速度加快,为病原体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管理因素
日常养殖管理中,如果投喂的饲料质量不佳,营养不均衡,或者投喂量过多,导致残饵在水中腐烂变质,会污染水质,引发疾病。另外,养殖工具不经常消毒,也会成为病原菌的传播媒介,将病原体从一个池塘传播到其他池塘,增加鱼感染白头白嘴病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