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浮游动物过度繁殖发病原因
鱼塘浮游动物过度繁殖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 “发病”,但它的发生会对鱼塘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其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1)水体富营养化:这是导致浮游动物过度繁殖的关键因素。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若为追求高产而过度投放饲料,鱼无法完全摄食,剩余的饲料在水中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同时,鱼的排泄物、未分解的有机肥料等也会不断积累,使得水体的营养成分失衡,呈现富营养化状态。这种环境非常适宜浮游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浮游动物就会大量滋生。
(2)天敌数量不足:在正常的鱼塘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存在着一些自然天敌,如鳙鱼、鲢鱼等滤食性鱼类,它们会捕食浮游动物,从而控制其数量。然而,如果鱼塘中这些滤食性鱼类的投放数量过少,或者投放的鱼苗规格太小,还不具备足够的捕食能力,那么浮游动物就会因为缺少天敌的制约而快速繁殖。此外,当鱼塘中使用了一些对鱼类有伤害的药物,导致滤食性鱼类数量减少或生长受到抑制时,也会使浮游动物的天敌压力减小,进而过度繁殖。
(3)环境条件适宜:浮游动物的繁殖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适宜的水温、光照和酸碱度等都能促进其繁殖。例如,在春季和夏季,水温通常在 20℃-30℃之间,这个温度范围非常适合大多数浮游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它们的代谢速度加快,繁殖周期缩短,繁殖能力增强。而且,若此时光照充足,能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为浮游动物提供更多的食物。另外,水体的 pH 值在 6.5-8.5 之间时,也有利于浮游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4)缺乏竞争抑制:在鱼塘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当水体中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或者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时,就可能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得浮游动物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缺乏其他生物的有效抑制,从而过度繁殖。比如,若水体中有害藻类大量繁殖,抑制了有益藻类的生长,浮游动物的食物来源结构改变,某些适应能力强的浮游动物就可能趁机大量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