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硫化氢超标(高于 0.1mg/L)如何预防
一、合理清塘与底质改良
(1)彻底清塘:在放苗前,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一般保留 10-15 厘米厚度的淤泥即可,然后让池底充分暴晒,杀灭有害微生物,减少有机物的积累。
(2)定期改底:养殖过程中,每隔 10-15 天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如:双改先锋,氧化+生物双重作用高效分解池底有机物,快速改善底质。
二、科学养殖管理
(1)合理投喂: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摄食情况和天气等因素,精准计算投喂量,以八成饱为宜,避免过量投喂产生残饵。遵循 “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的投喂原则,保证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均衡。
(2)控制密度:根据鱼塘的面积、水深、水质条件等,合理确定养殖密度,一般每亩水面放养量控制在 1000-1500 尾成鱼,防止因养殖密度过大导致水质恶化和硫化氢积累。
三、水质调控与增氧
(1)定期换水:每隔 7-10 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总水量的 1/4-1/3,保持水质清新,降低水中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换水时注意新水与原塘水的温差不超过 2℃-3℃。
(2)增加溶氧:合理配备增氧机,根据天气和水质情况灵活开启。一般晴天中午开启 2-3 小时,阴天清晨或后半夜开启,使水体溶氧保持在 5mg/L 以上,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硫化氢的产生。
四、微生物调节
(1)投放有益菌:定期向鱼塘中投放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分解水体和底质中的有机物,竞争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调节水质和底质微生态平衡,一般每 10-15 天使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