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硫化氢超标(高于 0.1mg/L)综合防治方案
鱼塘硫化氢超标是水产养殖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问题。硫化氢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当鱼塘中硫化氢含量高于 0.1mg/L 时,会对鱼类等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一、超标的原因
(1)底质恶化:大量残饵、粪便等有机物沉积在塘底,在缺氧条件下,由硫酸盐还原菌分解产生硫化氢。
(2)水体缺氧:水体溶氧不足,为硫酸盐还原菌创造了适宜的厌氧环境,加速硫化氢的生成。
(3)水质老化:长期不换水,水体中积累过多的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容易导致硫化氢超标。
(4)过量投饵:投喂量过大,剩余饵料在水中分解,增加了有机物的含量,为硫化氢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造成的危害
(1)影响呼吸:硫化氢能与鱼类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载氧能力,使鱼类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2)损害器官:硫化氢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会对鱼类的鳃、皮肤等器官造成损害,使鱼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3)抑制生长:处于硫化氢超标的环境中,鱼类的摄食、消化和代谢功能受到影响,生长速度减缓。
三、防治措施
(1)改善底质: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如过氧化钙等,氧化塘底的有机物,减少硫化氢的产生。
(2)增加溶氧:合理使用增氧机,保证水体溶氧充足,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活动。
(3)调节水质: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降低水中硫化物的浓度。也可使用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等,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调节水质。
(4)科学投喂: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合理控制投喂量,减少残饵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