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水肥不起来综合防治方案
在水产养殖中,鱼塘水肥不起来是令养殖户头疼的问题。水体肥度不足,意味着水中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匮乏,影响鱼类生长,还可能破坏鱼塘生态平衡。
从水源角度看,若引入的是水质清瘦、缺乏营养盐的水,会直接导致鱼塘肥力基础差。比如,长期使用深井水,因其矿物质含量少、微生物稀缺,难以满足藻类繁殖所需,肥不起来。同时,池塘底部淤泥过少也有影响,淤泥富含营养物质,是肥料的重要来源,淤泥不足就缺少了肥力的 “储备库”。
鱼塘中存在大量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等,它们会大量摄食藻类,当浮游动物过度繁殖时,藻类被迅速消耗,即便施肥,藻类也难以繁殖起来,水体依旧清瘦。
另外,水体中缺乏藻类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像氮、磷、钾等,或者营养元素比例失衡,都无法满足藻类生长需求,导致水肥不起来。一些养殖户长期使用单一肥料,容易造成营养失衡。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检测水源水质,若水质清瘦,可适当引入富含营养盐和微生物的河水或湖水。对于淤泥过少的池塘,可适当添加淤泥或使用有机肥打底,增加土壤肥力。针对浮游动物过多的情况,可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杀灭,或投放适量的滤食性鱼类,如白鲢,控制浮游动物数量。在施肥方面,要根据水体营养检测结果,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肥料,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和无机肥,并适时补充微量元素,促进藻类繁殖,让鱼塘顺利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