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溶氧过饱和(高于 15mg/L)发病原因
鱼塘溶氧过饱和(高于 15mg/L)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光照因素
强烈且持续的光照是导致鱼塘溶氧过饱和的常见原因之一。在夏季晴天,光照强度大、时间长,鱼塘中的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旺盛,会持续产生大量氧气。尤其是在水体透明度较高、浮游植物密度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产氧量会显著增加,若没有足够的消耗途径,溶氧就会不断积累,进而超过饱和水平。
二、水源因素
若鱼塘的水源本身溶氧含量极高,如直接引入富含氧气的高山雪水、冷泉水等,且在进水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曝气和混合,大量高溶氧的水进入鱼塘后,会迅速提高鱼塘整体溶氧水平,容易造成溶氧过饱和。
三、增氧设备因素
增氧设备使用不当也可能引发溶氧过饱和。例如,在养殖密度较低、水体溶氧原本就比较充足的情况下,仍然长时间、高强度地使用增氧机,使得大量空气被强制溶入水中,而水体中的生物耗氧和化学耗氧相对较少,无法及时消耗新增的氧气,就会导致溶氧过饱和。
四、水质因素
水质过肥,即水中的营养物质过多,会促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当浮游植物的繁殖速度超过了水体中其他生物和物理化学过程对氧气的消耗速度时,就容易出现溶氧过饱和的现象。此外,水体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存在也可能影响氧气的溶解度和稳定性,间接导致溶氧过饱和。
五、气压变化因素
气压的急剧变化也会对鱼塘溶氧产生影响。当气压突然降低时,水体中原本溶解的气体(包括氧气)的溶解度会随之降低,使得原本处于溶解状态的氧气有逸出的趋势。但如果此时水体中的氧气产生速度仍然较快,就可能导致溶氧在短时间内超过饱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