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亚硝酸盐超标(高于 0.1mg/L)发病原因
鱼塘亚硝酸盐超标(高于 0.1mg/L)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殖环境因素
(1)溶氧不足: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需要充足的氧气。当水体溶氧含量低时,硝化作用不能彻底进行,亚硝酸盐就会在水中积累,导致超标。如高密度养殖时,鱼类呼吸和有机物分解消耗大量氧气,易造成溶氧不足。
(2)水温与 pH 值异常:硝化细菌的活性受水温、pH 值影响。水温低于 15℃或高于 35℃,以及 pH 值低于 6 或高于 9 时,硝化细菌活性会显著降低,使亚硝酸盐转化受阻,从而在水体中积累。
二、养殖管理因素
(1)过量投喂:养殖户为追求高产,往往过度投喂饲料,大量未被摄食的残饵在水中分解,会产生大量含氮废物,增加了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生成底物,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升高。
(2)换水不及时:长期不换水或换水过少,会使水体中的代谢废物、残饵等有害物质积累,打破水体生态平衡,为亚硝酸盐的积累创造条件。
(3)清塘不彻底:养殖前若没有彻底清除池塘底部的淤泥、杂物等,其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在养殖过程中会分解产生氨氮,进而转化为亚硝酸盐,成为亚硝酸盐超标的隐患。
三、微生物群落因素
(1)微生物失衡:正常的水体微生物群落中,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相互制衡,维持着氮循环的平衡。但如果使用了大量的消毒剂、抗生素等,或受到外界污染,可能会杀死或抑制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破坏微生物群落平衡,导致亚硝酸盐转化环节出现问题,引起亚硝酸盐超标。
(2)微生物繁殖缓慢:在新开挖的鱼塘或水质较瘦的鱼塘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相对较少,硝化细菌等繁殖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将氨氮和亚硝酸盐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容易造成亚硝酸盐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