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碱性水质(pH 值高于 8.5)发病原因
鱼塘碱性水质(pH 值高于 8.5)并非是一种疾病状态,而是一种水质状况,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水源因素
(1)地质影响:如果鱼塘的水源来自于地下泉水或河流,而其流经的地层富含碳酸盐、碳酸氢盐等碱性物质,如石灰岩地区,这些物质会溶解于水中,使水源本身呈碱性,当引入鱼塘后就会导致鱼塘水质 pH 值升高。
(2)污染影响:若水源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污染,其中的碱性污染物,如碱性清洁剂、造纸废水等含有大量氢氧根离子等碱性成分,进入鱼塘后会提高水体的 pH 值。
二、生物因素
(1)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鱼塘中的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使得水中碳酸平衡向生成碳酸根离子方向移动,从而导致 pH 值升高。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浮游植物生长旺盛,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2)微生物代谢:一些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会产生碱性代谢产物,如氨等,氨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进而使水体 pH 值上升。
三、养殖管理因素
(1)过量使用碱性药物:在防治鱼病或调节水质时,若过量使用如生石灰等碱性药物,会直接增加水体的碱性,导致 pH 值迅速升高。
(2)施肥不当:过度施用一些含氮、磷的化肥,如尿素、过磷酸钙等,这些肥料在水中分解后可能会改变水体的酸碱平衡,促进藻类过度繁殖,间接导致 pH 值升高。
四、环境因素
(1)气候干燥:在干旱少雨的地区或季节,水分蒸发量大,使得鱼塘水体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浓度相对升高,从而引起 pH 值上升。
(2)光照时长:长时间的强光照会加速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促使二氧化碳大量消耗,导致水体 pH 值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