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鱼病大全 > 鱼疖疮病的综合防治

鱼疖疮病综合防治方案

综合防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鱼疖疮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一、病原

鱼疖疮病主要由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引起,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极端单鞭毛,无芽孢,有荚膜。

二、症状

病鱼通常在背鳍基部两侧或臀部出现疖疮,起初为小的红肿区域,随后逐渐扩大并隆起,形成明显的疖疮。疖疮的大小不一,直径可达 1 - 5 厘米。

随着病情发展,疖疮内部会积聚大量的脓血,使疖疮呈现出白色或淡黄色的脓状,触摸有柔软感。

严重时,疖疮会溃烂,形成开放性创口,导致肌肉组织暴露,有脓血流出,发出腐臭气味。病鱼食欲减退,游动缓慢,离群独游,身体消瘦,体表黏液增多,病情进一步恶化会导致鱼体死亡。

三、发病原因

(1)水质不良: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溶氧量低,pH 值不稳定等,会使鱼体免疫力下降,为病原菌滋生创造条件。

(2)鱼体受伤:在捕捞、运输或养殖过程中,鱼体受到机械损伤,如鳞片脱落、皮肤擦伤等,病原菌容易通过伤口侵入鱼体引发疾病。

(3)养殖密度过大:养殖密度过高会导致鱼群生存空间狭小,相互之间容易发生碰撞和摩擦,同时水质也更容易恶化,增加了鱼疖疮病的发病几率。

四、流行特点

鱼疖疮病在水温 15 - 30℃时均可流行,尤其在水温 20 - 25℃时发病率较高。

主要危害青鱼、草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类,尤其是个体较大的成鱼更容易感染。

该病在春末夏初和秋季较为常见,常呈散发性流行,有时也会在局部地区造成较大规模的感染。

五、防治方法

(1)预防: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和消毒池塘;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鱼体受伤;加强饲料管理,保证营养均衡,增强鱼体免疫力。

(2)治疗:外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全池泼洒消毒水体;内服恩诺沙星等抗生素拌饵投喂,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C 等免疫增强剂,帮助病鱼恢复。

若上述 鱼疖疮病综合防治 内容无法解答您遇见的问题,您可以:
免费留言咨询 电联养鱼技术专家
鱼疖疮病相关内容
罗非鱼链球菌的综合防治 罗非鱼链球菌病是一种对罗非鱼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以下是关于它的简述:一、病原特征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球形或椭圆形,常呈链状排列。该菌无芽孢、无鞭...
分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鱼肠炎病的综合防治 鱼肠炎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以下从病因、症状、防治等方面进行介绍:一、病因(1)细菌感染: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等细菌大量繁殖引起,当鱼体免疫力下降或养殖环境恶化时,细菌容易侵入肠道引发炎症。(2)饲料...
分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鱼蛀鳍烂尾病(烂尾病)的综合防治 鱼蛀鳍烂尾病,通常被称为烂尾病,是一种常见且对鱼类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以下从病因、症状、防治等方面进行介绍:一、发病原因(1)感染因素:细菌感染是引发烂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嗜水气单胞菌、柱状黄杆菌等...
分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鱼打印病的综合防治 一、病原及发病规律鱼打印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引起。这种病在水温 25 - 32℃时容易流行,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水质恶化、鱼体密度大、鱼体受伤等情况下,鱼更容易感染打印病。二、症状表现(1)病...
分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鱼烂腮的综合防治 鱼烂鳃病是一种常见且对鱼类危害较大的疾病,又称为细菌性烂鳃病。一、病因主要是由柱状黄杆菌感染引起。当鱼生活在水质不良、溶氧量低、氨氮含量高、水温变化大等恶劣环境中时,鱼体的抵抗力会下降,此时柱状黄杆菌...
分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Copyright © 2025 鱼疖疮病综合防治
工信部ICP备案号:豫ICP备2023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