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鱼病大全 > 鱼表体溃疡(捕捞运输)的综合防治

鱼表体溃疡(捕捞运输)综合防治方案

综合防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在渔业活动中,捕捞和运输环节对鱼的健康影响重大,鱼表体溃疡是该过程中常见的病症。

病因:捕捞时,使用的工具如渔网网目不合适、质地粗糙,或操作过于粗暴,易刮伤鱼体。在运输时,鱼群密度过大,鱼体相互碰撞摩擦,加上运输水体环境不佳,如水质恶化、溶氧不足,都会增加鱼体受伤和感染几率。受伤后的鱼体,皮肤黏膜这一重要防线被破坏,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便乘虚而入,其中气单胞菌、水霉菌等是引发溃疡的常见病原菌。

症状:初期,鱼体受伤部位出现充血、发红现象,随着病情发展,表皮组织逐渐坏死,形成大小不一的溃疡面。溃疡处皮肤脱落,露出肌肉,严重时可见骨骼,周围组织红肿发炎。患病鱼游动缓慢,常离群独游,食欲减退甚至拒食,活力明显下降。

防治措施:捕捞前,应选择合适工具,如柔软、网目适宜的渔网,并确保操作熟练、轻柔,减少鱼体损伤。运输前,对运输容器彻底清洁消毒,准备好优质水源,控制好运输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体运输 50 - 100 千克活鱼为宜,同时配备增氧设备,保持水体溶氧充足。若发现鱼体有轻微损伤,可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对鱼体进行浸浴消毒,浓度为 10 - 20 毫克 / 升,浸浴 15 - 30 分钟。对于已发生溃疡的鱼,可用抗生素如恩诺沙星拌饵投喂,每千克鱼体重用药 20 - 50 毫克,连续投喂 5 - 7 天,同时结合水体消毒,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浓度为 0.3 - 0.5 毫克 / 升 。

若上述 鱼表体溃疡(捕捞运输)综合防治 内容无法解答您遇见的问题,您可以:
免费留言咨询 电联养鱼技术专家
鱼表体溃疡(捕捞运输)相关内容
鱼赤皮病(捕捞运输)的综合防治 鱼赤皮病,又称赤皮瘟、擦皮瘟,是鱼类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尤为容易引发。从病因来看,捕捞运输时鱼体极易受到机械损伤,如渔网摩擦、鱼体相互碰撞等,导致鱼的体表鳞片脱落,使细菌更容易侵入鱼...
分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鱼越冬综合征的综合防治 鱼越冬综合征是一种在冬季低温期对鱼类养殖危害极大的综合性病症,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损失。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一方面,低温是重要诱因。水温骤降或长期处于低温状态,会使鱼的新陈代谢减缓,免疫力下降,为病...
分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鱼应激的综合防治 鱼应激是鱼类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反应。这些刺激因素被称为应激源,涵盖范围广泛,包括水质变化(如酸碱度、溶氧量、水温骤变)、养殖密度过高、饲料营养不均衡、捕捞运输操作以及...
分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Copyright © 2025 鱼表体溃疡(捕捞运输)综合防治
工信部ICP备案号:豫ICP备2023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