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表体溃疡(捕捞运输)如何预防
为有效预防鱼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出现体表溃疡,可从捕捞前准备、捕捞操作、运输环节等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一、捕捞前准备
(1)停食处理:在捕捞前 1-2 天停止投喂,让鱼排空肠道,减少应激反应,降低运输过程中水质污染的风险。
(2)水质调节:提前检测和调节养殖水体的水质,确保各项指标如酸碱度、溶氧量、氨氮等处于适宜范围,增强鱼体的抗应激能力。
二、捕捞操作
(1)选择合适工具:使用柔软、网目大小合适的渔网,避免网具过硬或网目过密刮伤鱼体。
(2)轻柔操作:捕捞时动作要轻柔、迅速,尽量减少鱼在网中的挣扎时间,降低机械损伤的可能性。
(3)控制捕捞密度:不要过度捕捞,防止鱼在网内或暂养池中过于拥挤,相互挤压受伤。
三、运输环节
(1)运输容器处理:运输前对运输容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可使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杀灭容器内的病原体,防止鱼体感染。
(2)水质管理:运输用水要清洁、无污染,水温、酸碱度等与原养殖水体尽量一致,温差不超过 2℃。可在水中添加适量的水质调节剂,如小苏打、维生素 C 等,以稳定水质,增强鱼的抗应激能力。
(3)合理密度:根据鱼的种类、大小和运输距离,合理控制运输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体运输成鱼不超过 50 千克,给鱼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减少碰撞。
(4)充氧设备:配备充足、稳定的充氧设备,确保运输过程中水体溶氧量保持在 5 毫克 / 升以上,防止鱼因缺氧导致免疫力下降。
此外,运输过程中还应尽量避免颠簸和剧烈震动,减少对鱼体的应激刺激。到达目的地后,也要注意放鱼操作,让鱼能够平稳地适应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