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小瓜虫病(白点病)发病原因
鱼小瓜虫病(白点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水温因素
水温是诱发鱼小瓜虫病的关键因素之一。小瓜虫的生长繁殖适温为 15-25℃,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小瓜虫的活力强、繁殖速度快。当水温在 15-20℃时,小瓜虫的感染率通常较高。如在春秋季节,气温变化频繁,水温波动大,鱼体一时难以适应,就容易给小瓜虫可乘之机,导致大量寄生,引发白点病。
二、水质因素
水质恶化是鱼小瓜虫病发病的重要诱因。当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过高,或者水中溶氧量不足时,鱼的体质会变弱,免疫力下降,对小瓜虫的抵抗力降低。此外,长期不换水、水体中有机物积累过多,会为小瓜虫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促进小瓜虫的滋生和繁殖。
三、鱼体自身因素
鱼的品种和体质不同,对小瓜虫的易感性也有差异。一些体质较弱、免疫力低下的鱼类,如热带鱼中的孔雀鱼、神仙鱼等,更容易感染小瓜虫病。另外,当鱼体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或者因其他疾病导致体表黏膜受损时,小瓜虫更容易侵入鱼体,引发疾病。
四、养殖管理因素
五、养殖密度过大,鱼群之间相互挤压、摩擦,会使鱼体的应激反应增强,同时也为小瓜虫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增加了感染几率。此外,饲料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 C、维生素 E 等营养物质,会影响鱼体的免疫系统发育,使鱼体对小瓜虫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白点病。
六、外界带入因素
新购进的鱼体或水草等养殖材料可能携带小瓜虫,如果在放入养殖池前没有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消毒处理,就很容易将小瓜虫带入养殖水体,引发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