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鱼病大全 > 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综合防治

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综合防治方案

综合防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一种对鱼类危害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一、病原

该病的病原是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属于弹状病毒科。病毒呈子弹状,有囊膜,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在低温下可长期存活,不耐高温。

二、流行特点

1.易感鱼类:主要危害鲑科鱼类,如虹鳟、银鲑等,尤其是鱼苗和幼鱼阶段最为敏感,死亡率可高达 90% 以上。

2.流行季节:水温在 8-15℃时易流行,在水温较低的早春和晚秋季节发病较多。

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水传播,病鱼的排泄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污染水体后可感染健康鱼。也可通过卵垂直传播,带毒亲鱼产出的卵可能携带病毒,导致子代发病。

三、症状

1.急性型:病鱼无明显症状即大量死亡,有时可见病鱼在水中狂游、打转,然后死亡。

2.慢性型: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胀,肛门处常有拖便现象。鳍基部、腹部、鳃盖等部位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解剖可见肝脏、脾脏、肾脏等造血器官严重坏死,肠道内无食物,有淡黄色黏液。

四、防治措施

1.预防:加强养殖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投喂优质饲料,增强鱼体免疫力。对养殖用水进行严格消毒,可用紫外线、臭氧等方法处理。不从发病地区引进苗种,对引进的苗种进行严格检疫。

2.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现病鱼后应立即隔离,对病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毒扩散。可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和免疫增强剂进行辅助治疗,如投喂含黄芪多糖、维生素 C 等的饲料,提高鱼体的抵抗力。

若上述 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综合防治 内容无法解答您遇见的问题,您可以:
免费留言咨询 电联养鱼技术专家
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相关内容
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综合防治 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是一种对草鱼危害较大的病原体,以下是关于它的相关介绍:一、病毒特性草鱼呼肠孤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是一种双链 RNA ...
分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 鱼出血病是水产养殖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主要分为细菌性出血病和病毒性出血病两种类型。一、病因1.细菌性出血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此外,温和气单胞菌、鲁氏耶尔森氏菌等病原菌也可引发。该病多在高温...
分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鱼淋巴囊肿病的综合防治 鱼淋巴囊肿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一、病原鱼淋巴囊肿病是由淋巴囊肿病毒(LCDV)引起的。该病毒属于虹彩病毒科,具有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有囊膜,基因组为双链 DNA。病毒对乙醚、...
分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鱼痘疮病的综合防治 鱼痘疮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一、病原鱼痘疮病的病原为鲤疱疹病毒 I 型。该病毒对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在低温环境下可长期存活,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能在鱼群中快速传播。二、症状发...
分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鳜鱼暴发性传染病的综合防治 鳜鱼暴发性传染病是一种对鳜鱼养殖危害极大的疾病,以下是关于它的相关介绍:一、病原鳜鱼暴发性传染病的病原较为复杂,常见的有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等。例如鳜鱼病毒病,主要由虹彩病毒等引起;细菌方面,气单胞菌...
分类: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案
Copyright © 2025 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综合防治
工信部ICP备案号:豫ICP备2023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