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狂游病如何预防
鳗狂游病对鳗鱼养殖危害较大,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一、优化养殖环境
(1)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中的溶氧量保持在 5 毫克 / 升以上,氨氮含量低于 0.2 毫克 / 升,亚硝酸盐含量低于 0.1 毫克 / 升。每周至少换水 1-2 次,每次换水 1/4-1/3,同时可使用水质改良剂,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调节水质,维持水体微生态平衡。
(2)水温控制:鳗鱼生长的适宜水温为 22℃-28℃,要尽量保持水温稳定,避免水温骤变。在夏季高温时,可通过搭建遮阳网等方式降低水温;冬季低温时,可采取加盖塑料薄膜等措施提高水温。
二、加强饲养管理
(1)合理密度:根据鳗鱼的规格和养殖池的条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一般来说,幼鳗阶段每立方米水体放养 100-150 尾,成鳗阶段每立方米水体放养 30-50 尾,避免鳗鱼因密度过大而相互挤压、争斗,导致体质下降和体表损伤。
(2)科学投喂:选择优质的鳗鱼饲料,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 45% 以上,脂肪含量在 8%-10%,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定时、定量投喂,日投喂量为鳗鱼体重的 2%-3%,以八成饱为宜,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恶化和鳗鱼消化不良。
三、做好疾病防控
(1)苗种检疫:在投放鳗苗前,要严格进行检疫,选择健康无病、规格整齐的苗种。对新购进的鳗苗,可先用 2%-3% 的食盐水浸泡 10-15 分钟,进行体表消毒,杀灭可能携带的病原体。
(2)日常消毒:定期对养殖池、工具等进行消毒。养殖池可每隔 10-15 天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等消毒剂进行全池泼洒;养殖工具如渔网、投料机等也要定期用消毒剂浸泡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