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体表寄生虫附着综合防治
鱼体表寄生虫附着是鱼类养殖中常见的问题。寄生虫种类繁多,像小瓜虫,会在鱼体表形成白色小点,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像覆盖一层白霜;指环虫则常寄生于鱼鳃,破坏鳃组织。
鱼体表寄生虫感染原因多样。环境因素中,水质恶化、水温不适宜是重要诱因。长期不换水,水中有害物质积累,溶氧量降低,鱼体抵抗力下降,寄生虫就容易乘虚而入。水温突变也会使鱼体应激,增加感染几率。从鱼自身来看,体质弱、受伤的鱼更易被寄生虫盯上。当鱼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时,无法有效抵御寄生虫侵袭;运输或捕捞过程中造成的机械损伤,会让寄生虫更易附着在受伤部位。
寄生虫附着对鱼危害极大。它们吸食鱼体营养,破坏鱼的皮肤、鳃等组织,导致鱼呼吸、摄食困难,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感染时,鱼体表黏液增多,鳞片脱落,甚至出现烂鳃、溃疡等症状,最终可能导致鱼死亡。
防治鱼体表寄生虫附着十分关键。预防方面,要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换水,加强过滤系统;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鱼群过于拥挤;加强鱼体营养,投喂优质饲料。治疗时,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物理方法如升温,对不耐高温的寄生虫有驱赶作用;化学方法是使用合适的药物,如白点净、硫酸铜等,但要严格控制剂量,防止药物对鱼造成伤害;生物防治则可利用一些以寄生虫为食的生物,如某些水生昆虫,来控制寄生虫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