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营养性贫血症发病原因
鱼营养性贫血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营养物质缺乏
(1)蛋白质与氨基酸不足: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等造血相关物质的基础原料,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低或氨基酸配比不合理,鱼体无法获取足够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会影响造血功能,进而引发贫血7。
(2)维生素缺乏:维生素 B12、B6、B2 等在细胞分裂、造血过程及血红蛋白合成中起关键作用,缺乏时红细胞生成受影响。如缺乏维生素 B12 会导致鱼食欲减退、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断裂。维生素 C 能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缺乏时铁吸收障碍,也可能引发贫血310。
(3)矿物质缺乏: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元素,缺铁会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此外,铜、锌等微量元素也是鱼体造血和生理代谢所必需,缺乏会影响造血相关酶的活性或参与造血的生理过程,导致贫血。
二、消化吸收障碍
(1)疾病因素:当鱼患有肠炎、寄生虫感染等疾病时,肠道黏膜受损,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即使饲料营养充足,也可能因无法有效吸收而患营养性贫血症。
(2)水质因素:不良水质如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对鱼的鳃和肠道等器官造成损伤,降低鱼的摄食和消化能力,影响营养吸收。
三、饲料因素
(1)抗营养物质:饲料中可能含有抗营养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剂、植酸等,会抑制鱼体对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长期摄入含抗营养物质的饲料,易引发营养性贫血。
(2)变质问题:饲料储存不当发生霉变或氧化,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营养成分,降低饲料营养价值,鱼长期食用易出现营养缺乏,进而引发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