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底质寄生虫滋生发病原因
鱼塘底质寄生虫滋生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环境因素:
(1)清塘不彻底:养殖前若未对鱼塘进行彻底清淤和消毒,大量寄生虫虫卵、幼虫会堆积在底泥中,当水温、溶氧等环境条件适宜时,就会快速孵化、繁殖。
(2)水质问题: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过高,溶氧不足,pH 值不稳定等,会形成不良水质,为寄生虫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会使鱼类免疫力下降,更易被寄生虫侵袭。
(3)水温适宜:不同的寄生虫有各自适宜的生长繁殖水温范围,如车轮虫繁殖适宜水温为 20-28℃,斜管虫为 11-19℃,当塘口水温长期处于这些适宜区间时,寄生虫易大量滋生。
二、养殖管理因素:
(1)养殖密度过大:高密度养殖使鱼塘空间拥挤,鱼类接触频繁,增加了寄生虫传播机会。而且高密度养殖会导致水体和底质环境恶化,鱼的免疫力降低,利于寄生虫感染。
(2)饲料投喂不当:投喂过多或饲料质量不佳,会使残饵在塘底积累,导致底质富营养化,为寄生虫提供丰富的营养来源,促进其滋生。
(3)滥用药物:频繁使用药物会破坏鱼塘底质和水体的生态平衡,导致一些有益微生物减少,寄生虫失去天敌的制约,从而更容易滋生。
三、生物因素:
(1)中间宿主:螺类、水丝蚓、蚯蚓等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若鱼塘中这些中间宿主过多,会为寄生虫提供繁殖和发育的场所,增加寄生虫感染鱼类的机会。
(2)苗种携带:放苗时若苗种本身携带寄生虫,由于放苗时可能不易察觉,待环境适宜时,寄生虫就会在鱼体和塘底大量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