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底泥发黑发臭发病原因
鱼塘底泥发黑发臭并非真正的疾病,而是鱼塘生态环境恶化的一种表现,其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有机物过量积累: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过度投喂饲料是导致底泥有机物过量积累的主要原因。养殖户为追求更高的产量,往往会投放过多的饲料,鱼类无法完全摄食,剩余的饲料便沉入塘底。此外,养殖生物的大量排泄物以及死亡的藻类、浮游生物等也不断沉积在底泥中。这些有机物在底泥中逐渐堆积,超出了底泥的自净能力,为后续的恶化埋下了隐患。
二、溶氧不足:底泥中大量有机物的分解需要消耗氧气,当水体溶氧不足时,底泥会逐渐形成厌氧环境。一方面,鱼塘养殖密度过高,鱼类和其他生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氧气;另一方面,水体流动性差,空气中的氧气难以充分溶解到水体底部,使得底泥中的好氧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厌氧微生物则大量繁殖。厌氧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时,会产生如硫化氢、氨氮等具有恶臭气味的物质,导致底泥发黑发臭。
三、缺乏底泥清理:许多鱼塘没有建立定期清理底泥的制度,或者由于各种原因长时间未进行清淤。随着时间的推移,底泥不断增厚,其中的有机物越积越多,无法得到有效的分解和清除。而且,较厚的底泥层会进一步阻碍氧气的渗透,加剧厌氧环境的形成,使得底泥的恶化程度不断加重。
四、水质恶化:不良的水质会对底泥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水体富营养化时,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随后大量死亡并沉入底泥,增加了底泥的有机物含量。同时,水体中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的积累,也会影响底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干扰有机物的正常分解过程,促使底泥发黑发臭。
五、药物使用不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合理地使用药物,如过量使用消毒剂、杀虫剂等,会破坏底泥中的微生物生态平衡。这些药物不仅会杀死有害微生物,也会对有益微生物造成伤害,使得底泥中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受阻,有害物质无法得到有效转化,从而导致底泥发黑发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