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行动迟缓发病原因
鱼行动迟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发病原因:
一、疾病因素
(1)感染性疾病: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较为常见。如感染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会侵害鱼的神经系统等,影响鱼的运动能力。柱状黄杆菌引起的烂鳃病,使鱼鳃丝受损,呼吸功能下降,导致鱼体缺氧,行动变得迟缓。车轮虫大量寄生在鱼体表和鳃上,会使鱼体分泌大量黏液,产生不适感,严重时影响鱼的平衡和游动能力。
(2)非感染性疾病:鱼体受伤后若未及时处理,伤口感染引发炎症,会使鱼体疼痛,活动量减少。此外,肝胆综合征在鱼类中也时有发生,多由长期投喂高脂肪、高糖饲料等引起,会导致鱼的肝脏、胆囊功能异常,影响鱼体的代谢和能量供应,进而使鱼行动迟缓。
二、环境因素
(1)水质问题:当水中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离子含量超标时,会对鱼的鳃、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例如,氨氮会使鱼的鳃丝肿胀、黏液增多,影响气体交换。pH 值过高或过低,超出鱼的适宜生存范围,会使鱼体生理功能紊乱,导致行动异常。
(2)水温变化:水温骤变超过鱼的耐受范围,会引起鱼的应激反应,使鱼体代谢紊乱。在低温环境下,鱼的新陈代谢减缓,酶的活性降低,身体机能下降,游动速度也会变慢。
三、其他因素
(1)营养缺乏:饲料中缺乏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E 等营养物质,会影响鱼的神经系统发育和正常功能,导致鱼的运动协调性变差。缺乏必需氨基酸,会使鱼体蛋白质合成受阻,肌肉发育不良,影响鱼的游动能力。
(2)药物影响:在养殖过程中,若使用药物剂量过大或方法不当,如过量使用硫酸铜等药物,可能会对鱼的神经系统、鳃等造成损伤,导致鱼行动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