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口(颌)糜烂发病原因
一、水质因素
(1)水质污染: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过高,会对鱼的口腔黏膜产生强烈刺激和腐蚀,使口腔组织受损,引发糜烂。如养殖水体长期不换水,残饵、粪便等大量积累,就会导致水质恶化。
(2)pH 值异常:pH 值过高或过低,超出鱼的适宜生存范围,会影响鱼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力,使鱼口部更容易受到病菌侵袭,进而出现糜烂症状。
(3)溶氧不足:水中溶氧量低,鱼会因呼吸困难而加快呼吸频率,导致口部肌肉过度运动,黏膜受损,为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入侵创造条件,引起鱼口(颌)糜烂。
二、生物因素
(1)细菌感染:柱状黄杆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鱼的口腔,会引发炎症,使口部组织溃烂、糜烂。当鱼体免疫力下降或养殖密度过大、水质不佳时,细菌更容易大量繁殖并感染鱼体15。
(2)寄生虫寄生:指环虫、三代虫、锚头鳋等寄生虫寄生在鱼的口腔内,会用其钩状结构或附器刺破口腔黏膜,吸食鱼血,造成组织损伤,进而引发糜烂3。
(3)病毒感染:某些病毒如疱疹病毒等感染鱼体后,可能会在鱼的口腔等部位引发病变,导致鱼口(颌)糜烂。
三、其他因素
(1)机械损伤: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或鱼在养殖环境中与尖锐物体碰撞,导致鱼口部受伤,伤口若未及时愈合,容易被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从而出现糜烂。
(2)营养缺乏:饲料中缺乏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等营养物质,会影响鱼的黏膜组织健康和免疫力,使鱼口部容易出现炎症、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