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车轮虫病综合防治方案
鱼车轮虫病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鱼类寄生虫病,广泛发生于各种海淡水鱼类养殖中。
病原:车轮虫病的病原为车轮虫属和小车轮虫属的多种车轮虫。车轮虫呈车轮状,侧面观像毡帽,反面观圆碟形,运动时如车轮转动。其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及鱼体脱落的上皮细胞等为食。
流行特点:车轮虫适宜在水温 20-28℃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因此在春末秋初较为流行。它可通过接触传播,尤其是在养殖密度大、水质不良的池塘中,更容易暴发流行。各种年龄的鱼都可能感染,但对鱼苗和鱼种的危害更为严重。
症状:少量寄生时,鱼一般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病鱼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常围绕池边狂游,呈 “跑马” 现象。鱼体分泌大量黏液,鳃丝肿胀,体色发黑,食欲减退,甚至停止摄食,最终因呼吸困难而死亡。对鱼苗而言,常可导致大批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诊断:通常可通过显微镜检查来确诊。取病鱼的鳃丝或体表黏液,制成水浸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大量车轮虫即可确诊。
防治:预防上,要保持良好的水质,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定期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治疗时,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也可使用一些中草药制剂等进行药浴治疗。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体的抵抗力,以减少车轮虫病的发生。